
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
實驗室內審的標準流程

更新時間:2025-08-01

瀏覽次數:58
內審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受審部門具體的審核日期、安排和要求,可采取文件或口頭兩種形式。必要時受審方應準備基本情況介紹,審核實施計劃應得到受審方確認。現場審核前由內審組組長召開并主持會議,由質量負責人、受審核部門負責人、內審組全體成員及相關人員參加,與會人員須簽到。會議內容包括: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的原則??陀^事實以證據為基礎,可陳述、驗證,不含個人推理成分;②標準與實際核對的原則。凡標準與實際未核對過的項目,都不能判定為符
合或不符合;③依次遞進審核原則。審核包括:該有的程序有沒有,執(zhí)行沒執(zhí)行,執(zhí)行后有無記錄3個方面;內審員按照審核實施計劃、內審檢查表規(guī)定的檢查內容,通過交談、查閱文件、現場檢查、調查驗證等方法收集客觀證據并逐項實事求是地記錄,記錄應清楚、易懂、全面,便于查閱和追溯;應準確、具體,如文件名稱、合同號、記錄的編號、設備的編號、報告的編號和工作崗位等。審核時,審核員應及時與被審核方溝通和反饋審核中的發(fā)現,并對事實證據進行確認。在現場審核的后期,審核組長主持召開一次審核組內部會議,對在現場審核中收集到的客觀證據進行整理、分析、篩選,得到審核證據。將審核證據與質量體系文件等依據相比較,作出客觀的判斷和綜合評價,形成審核發(fā)現,確定不符合項,并根據不符合項的產生原因確定不符合項類型是體系性不符合或是實施性不符合或是效果性不符合,及根據不符合項的性質,判斷是輕微不符合或是嚴重不符合,同時根據不符合項的類型和性質提出糾正措施。內審員就不符合事實、類型、結論等編制內審不符合報告時,不符合事實的描述應具體,準確的報告所觀察的事實,不符合判斷依據的條款和程序要寫清楚。內審組組長組織內審組及有關人員召開末次會議,到會人員簽到。末次會議是審核組在現場審核階段的最后一次活動,向受審核部門、單位領導報告審核情況。會議主要內容:重申審核的目的、范圍和依據;審核情況介紹;宣讀不符合項報告,作出審核評價和結論;提出后續(xù)工作要求,包括糾正措施、跟蹤驗證及要求。內審報告是內審活動結束后出具的一份關于內審結果的正式文件,審核報告應如實反映本次管理體系審核的方法、審核過程情況、觀察結果和審核結論。審核實施情況(包括審核的日期、審核過程概況簡述等);審核發(fā)現問題的描述和不符合項統(tǒng)計分析;上次審核主要不符合項糾正情況;審核中有爭議問題及處理建議;審核結論(對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狀況的綜合評價,評價實施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作出審核結論);審核結束后,各部門對審核發(fā)現的不符合項和實驗室體系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制定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計劃,明確完成日期并組織實施。內審員按計劃對受審核部門所采取的糾正措施進行評審、驗證,并對糾正結果進行判斷、評價和記錄。

掃碼加微信